为湘企出海解决人才需求痛点

发布时间:2021-06-02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湖南“湘企出海”新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中小微型外贸公司和跨境电商企业悄然兴起,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语言知识又掌握外贸业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外语类专业为主导、以涉外商贸服务类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紧密围绕外向型经济对人才的急迫需求构建商务外语特色专业群,逐步形成外语类专业“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贸企业行业解决了人才需求痛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推湘企出海。

以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和“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起点,针对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课程体系相对落后、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外语类专业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设计了“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兼备、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兼通、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兼有的“三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三双”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组织形式,完善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双素养


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双素养”中的人文素养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对世界历史、中外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感知与理解,主要依靠“两类课堂”来实现。一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增设世界历史、中外传统文化、国际商务礼仪等人文类课程,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人文导向,着重从个性修养、精神品格、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法治意识等方面,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二是在第二课堂拓展中,将人文素质培育纳入学生社团建设、学科竞赛活动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有机衔接,实现人文素养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双素养”中的职业素养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国际行业、产业和市场等职场情况的了解与领会,主要通过“两个聚焦”来培育。一是全方位聚焦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将对学生职业理念、专业度、适应性与自信力的培育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特性与对接国际产业的职业目标、属性与要求。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培养为切入点,通过“任务对接、项目驱动”的方式塑造真实的职场环境,促使学生强化“职业角色”意识。实践性课程则倾向于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外籍专家承担教学任务,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培育。二是多元化聚焦职业体验。邀请企业劳模、行业工匠进校园举办讲座;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各外语类专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以“准员工”方式抓牢做实课程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训等工作;让学生在浓厚的校企文化融合氛围中接受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思想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双技能

语言技能+专业技能

“双技能”中的语言技能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从入校起,要同时学习汉语、英语和非通用语3门语言,掌握各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从“三个侧重”组织开展学生语言技能的系统提升。一是侧重“全程学训”。所有专业实现外语教学3年不断线,学校组织编写了10个语种的口语训练教材,为学生打造各类多语言学习平台;利用由20多位外籍专家组成的外教团队,建立覆盖各语种的“外语沙龙”,倡导学生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外语。二是侧重“活动引导”。所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全部采用多语主持、同步翻译的方式,遴选各专业的学习积极分子在活动中秀能力、展风采,以此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环境。三是侧重“以赛促学”。组织外语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语言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此外,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参加国外合作高校的学历提升、带薪实习和文化交流等活动。

“双技能”中的专业技能是指外语类专业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外贸单证、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加以培养。第一条途径是校内训练。课堂训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在教中练、在练中训、在训中学。实训教学根据各外语专业特征,在校内建立商务谈判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国际商务业务综合实训室等20多间,根据真岗实职的环境和流程进行设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校内实践训练活动。第二条途径是校外实习基地培养。每个专业建立5—8个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必须有1—2个为湘企出海的规模企业。通过校企共商培养方案、共建指导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双主体”培养作用,使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真正做到平台扎实、落实到位。

双证书

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外语类专业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鼓励取得相应的国际资格认证,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获得英国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BEC)初级及以上,应用日语专业学生可获得日语能力等级证书3级及以上,韩语、法语、德语等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可获得相应语种资格认证3级及以上。根据外语专业学生的服务面向和就业领域,培养其拥有与专业能力对应、体现跨界融合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技能等级证书,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落实该项工作主要通过3个途径。一是刚性约束,在学生毕业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时获取至少一个技能等级证书。二是课证合一,即注重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构建“技能本位、课证融通”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行业认可的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有机衔接。三是系统培训,学校建立了国家授权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针对不同专业的证书类型,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取证培训方案和培训课程。

“双素养+双技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外语类人才复合型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如今,外语类专业“三双”人才培养理念已融入学校有关政策文件制度并有效落实,应用于外语类1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其他非语言类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9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鉴和采用,有效实现了成果转化。

(作者周新云系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教授、赵慧敏系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类‘三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9WLH22]阶段性成果之一)


【人才大数据研究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组建的跨学科、跨领域新型科研与服务机构。主要研究人才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处理、多模态展示和评价服务。】更多信息请参考网址:

https://www.shuzirc.com/


image.png

微信ID:人才大数据

image.png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