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为我们做好博士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重庆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制定出台博士后培养支持政策,加快博士后工作提质增效,将博士后人才打造成为引领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力量。
一、深刻领会“四个面向”战略导向,聚焦“高精尖缺”需求,引导博士后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主动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平台、国内外知名院所在渝设立的分支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采取“能设尽设”“一站一策”等措施重点支持。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川渝博士后人才发展联盟,促进两地博士后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建博士后乡村振兴服务团,推动博士后研究项目与帮扶项目相结合,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全市博士后年招收规模从2015年的255人提高到2020年的806人,实现了“博士后倍增计划”,市级财政投入从每年1670万元提高到2.3亿元,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较2015年增长108%。以博士后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取得了“培育人类在月球上种植的首株植物嫩芽”“建立世界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攻克三峡库区航道整治三大技术瓶颈”等一批科技成果。“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从国家和重庆发展需求出发,以“高精尖缺”为培养重点,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培养磨砺博士后,将招收规模提升到每年1000人以上,加快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二、贯彻落实“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行“引育留用”并举,建立全链条、全周期、全球化博士后培养机制。在培养链条上,我市“补链成线”建立了“站前、站中、站后”全链条资助体系,即站前读博给予定向培养资助,在站享受地方财政资助全覆盖,出站留渝给予科研启动资助。在培养周期上,从“在站期间”拓展到了“在渝期间”,畅通博士后在渝发展通道,在我市“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中将博士后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在重庆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选拔中予以倾斜支持。在合作培养上,统筹用好国内外人才培养资源,实施博士后国际交流培养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以“2+2+2”模式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后,5年内计划资助100名海外全球排名前100高校(学科)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渝;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设立全额奖学金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并进站研究;支持我市用人单位与兄弟省市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在重点扶持上,3年投入3亿元支持重庆大学设立了博士后引进培养专项。在市自然科学基金中每年划定2500万元用于博士后资助。设立“博新计划”等项目,个人综合资助最高可达104万元,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年限最长可达6年。“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博士后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重点科研平台及创新团队的科研骨干、研究领域属于国家和我市优先发展领域的予以重点扶持。
三、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构建“近悦远来”生态,激励博士后深怀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组织博士后融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锤炼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打造“重庆博士后沙龙”活动品牌,鼓励博士后围绕全市发展战略、重大项目和基层需求开展跨学科交流,让博士后们熟起来、热起来、动起来。搭建事业服务平台,建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园3个,每年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秋路演月”系列活动,将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优化服务保障政策,向“博新计划”博士后发放“重庆英才服务A卡”,享受国家级专家同等待遇;将博士后纳入重庆英才“渝快办”范围对象,可享受75项贴心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一站式办”。“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强化博士后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拴心留人,同时引入市场主体为博士后服务赋能添彩,依托“重庆英才服务港”深度开发博士后人力资本,实现人才精准画像,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助力博士后发挥更大作用。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广眼界、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我市博士后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