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石家庄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扎实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在求贤若渴不断重拳推出引才、育才、留才的政策引力下,截至目前,全市培养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级人才及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306人,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世界排名前500高校毕业生10560人,一支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壮大,蓬勃向前。
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177家,省会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坚持党管人才
强化政策制度创新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石家庄市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人才工作发展,今年,市委书记张超超亲自研究谋划推进人才工作,主导推动与中科院、中关村博士团等国家高端智库战略合作。成立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科技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一体运作;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分别成立“两科一中心”,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人社局均设有人才工作机构,形成了大抓人才的工作新格局。
市财政每年安排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四年多来,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人才服务保障经费达30.2亿元。
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进一步加强,今年市级“四大班子”换届中,安排86名优秀专家人才担任市级“两代表一委员”。落实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各类专家人才1950名,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近年来,石家庄市在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协调,全方位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创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拥有一方展现自我价值的闪耀舞台。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颁布《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营造了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分别提供科研支持、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差异化服务;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拓展人才绿卡服务对象,提高领军人才支持标准,提高博士租房购房补贴标准,加大高技能人才或团队支持力度,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等,力争以人才优先发展打造新一轮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项项真诚实惠的人才政策,不断向外界抛出求贤若渴的“橄榄枝”。“石家庄人才贷”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额度为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500万元创业贷款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的风险予以补偿,破解了人才创新创业路上的“资金关”。
出台《石家庄市“海石计划”清华北大学子留学项目实施办法》,设立“石家庄市清北学子留学海石专项资金”和4家海外人才服务站,打造海外引才新名片。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海外人才交流活动,扩大人才工作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吸纳全球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及团队。目前,全市引进海外人才2157人。
“从北京搬过来之前我们企业的营收只有几千万,现在已经增长到了近3亿元,我们的人才队伍也从原来的200多人增长到了1500多人,企业实现了飞速发展。”7月16日,说起企业近年的发展,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毅给出了这两组数字。该企业是石家庄市引进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中的一个代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推动华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石家庄,聚集了神玥软件、森思泰克、普兴电子、中瓷电子、同辉电子、博威集成电路、神舟卫通、美泰电子等一大批优势企业,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良性局面正在形成。
今年,石家庄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对两大主导产业高端人才,根据其年度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对市及以下的财政贡献,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引领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对我市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职引进的人才绿卡A卡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目前,已为引进的43名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资助科研经费1.012亿元。
加强平台建设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平台载体的建设,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人才承载力和吸引力。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具有“集聚产业、拓展业态、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等功能,是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经国家人社部批准,石家庄市建成全省唯一、全国第20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入驻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4家,今年1-9月份,产业园实现营收22.8亿元,纳税0.43亿元。同时,发挥国家级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聚集的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高邑县建成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
一直以来,石家庄市始终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手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智力引擎不断注入新动能。
坚持“走出去”,连续四年开展“进百校入百企”活动,各县(市、区)宣讲组,分赴全国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宣传,举办宣讲会427场次,5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大力推介石家庄市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全市面向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选聘首批“校园引才菁英”30名,组织重点市企业赴西安交大等高校开展人才引进工作等。
坚持“请进来”,石家庄市连续四年举办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邀请1569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154所重点院校毕业生参加,签订人才引进协议12.2万人,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2.9万余人。实施“雁回巢”回归工程,分级分层分系统建立人才信息库,寻访和吸引域外优秀人才回巢筑巢,先后吸引110多个优质项目、企业和优秀人才回流回归。出台柔性引才办法,支持企业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挂职兼职、周末工程师等方式引进人才智力。全市已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高层次人才81名。
举办京津院士、专家“石家庄行”活动,先后邀请66名院士、专家与石药集团、科林电气、森思泰克等企业深度对接,解决技术难题318个。建立京津冀产学研联盟、中关村科技园石家庄分园、中关村鹿泉协同发展中心等平台,在教学、科研、产业、人才等方面,引进京津专家人才智力4700多人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石家庄市积极创新引才方式,及时开展“线上”引才,连续两年开展“春暖花开 ‘石’等你来”云端招聘人才活动,并搭建常态化高层次人才云端招聘平台,开展“名企云直播”活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面试、宣讲、签约均在线完成。
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是人才落地生根的最好“栖息地”,近年来,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加快落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全市设立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7家、院士工作站8家,建立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405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0家,有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强化服务保障
打造更优人才生态环境
近年来,石家庄市始终把人才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不断打造更优人才环境,让人才受尊崇、得实惠,在全市推动形成尊重人才良好风尚。
出台《加强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高新区、鹿泉区高端人才公寓建设。目前,全市通过配建、改建、自建等方式建成投用各类人才保障房8300多套,其中建成市级人才公寓1440套,初步构建起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为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人才管理服务,我市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核环节,打通数据信息屏障,开发建成电脑端、手机端一体化运行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电子人才绿卡,实现人才“一网管理人才,一卡服务人才”,在24个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设立人才服务窗口,配备服务专员650名。开通人才服务热线81890116,做到24小时自助答疑,同时实现了县(市、区)人才绿卡互认共享,让人才真正“一卡在手,一路绿灯”。
市科技、人社、工信、发改等有关部门深入到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规上企业送政策、问需求、助引才,发送人才政策选编2.3万册。每年举行“石家庄人才日”系列活动,制作宣传片《召唤》、人才工作主题LOGO、吉祥物“云骥”,开通“人才石家庄”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我市支持人才发展政策及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事迹,持续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发展的石家庄,正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八方英才而用之。
送政策、建平台、优环境,一组组“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一系列贴心高效的管理服务,让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关注石家庄,选择石家庄,人才聚集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市十一届党代会提出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七个大跃升,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奋斗目标,为石家庄科学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目标催人奋进,号角激荡人心,使命召唤前行,石家庄正以跨越赶超的姿态阔步走来,全面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人才集聚高地,在当好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排头兵、领头雁征程中展现省会担当。